【不要!不要!令家長頭疼的幼兒叛逆期 】
向來貼心、可愛、乖巧的蜜蜜
終於也來到人生第一個叛逆期了😱
從1Y8M開始,不管喜歡或不喜歡
她總是說:「不要!不要!」
我們真的很頭疼,什麼都不要
那妳要什麼呢?(生了三胎還是有這個疑問
最近邁入1Y9M,情況越來越激烈
說「不要」的同時還會搭配丟玩具(暈倒🤦🏻♀️
我一直在想,為什麼她會這樣?
突然想起在一本書看過
也在EQ課學過「#上層腦與下層腦」
簡單來說,上層腦(理智腦)負責像是
思考、決策、情緒調節等
而下層腦(情緒腦)負責人類基本生存能力及情緒
大腦發育就像蓋房子一樣,下層腦很早就蓋完了
而上層腦則是在成長過程中鍛鍊而成
大約在25歲才會完全成熟
這也就表示幼童,基本上都還是用情緒腦來應對
沒辦法用理智去判斷這樣是對還是錯?!
所以,大人不應該期望他們成熟穩健🙅🏻♀️
#接納 孩子本身大腦的發育過程之後
面對孩子自主意識的行為,該怎麼做才好呢?
因為有了前面大寶、二寶的經驗
我認真覺得「打」「罵」「威脅」只是一時的效果
長久之計,應該要 #允許 孩子的叛逆行為
(畢竟她還是用情緒腦在應對
同時也 #協助 她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
我自己做過兩次實驗:
情況是到了睡覺時間,蜜蜜還是貪玩不肯睡
已經陪到晚上12點多了,她還是硬ㄍ一ㄣ不睡覺
一方面擔心她的健康,一方面媽媽我都快累死了☹️
實驗一:用嚴厲的口氣指責她、催促她快點睡覺
➡️現在蜜蜜學會"假睡",我發現她眼睛閉著,但手上還拿著玩具發出聲響,就用嚴肅的口氣指責她"還不睡覺"
結果發現她一開始會假裝聽話,乖乖閉上眼睛,但手上還是一直在玩玩具
訓斥、催促這種招式大概用了3次以後就不太管用了,她開始會比我兇,而且比一開始還要鬧脾氣
情緒高漲之下,更不用說要睡覺了…#影片 中是我錄到的小片段,她到後面已經開始越來越煩躁,更難睡著了…😵💫
其實我覺得蜜蜜就算鬧脾氣也好可愛,但總不能每次不睡覺就用鬧的,這樣會影響她自己以及爸媽的睡眠品質呢⋯
實驗二:輕拍她、跟她說說話、放柔和的音樂助眠
➡️在依舊很想玩的情況下,我一邊拍著她的背,一邊跟她說:「已經很晚囉~該睡覺囉~媽媽給你拍拍、摸頭,今天很累了吧,要睡飽飽明天才有精神哦!晚安~」(盡量不提到"玩"這個字眼,以免又喚起她的記憶…)
然後一邊放著寶寶睡覺音樂,一邊拍拍她的背,雖然翻來翻去,手中也還是拿著玩具,但我發現這樣的方式她真的比較容易睡著,也睡得比較安穩💤
面對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,我想必須先接納孩子的叛逆行為,允許他有情緒化的反應,再慢慢去協助他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情緒,畢竟年幼的孩子,對情緒的控管可說是一無所知⋯
大腦是可塑性很高的器官,孩子感受到的每一段經驗、所做的事情都會影響大腦發展,他們也會依循過往的經驗,呈現自己現在的行為
若是用強迫聽話、命令照做的方式,他們一開始可能會遵從,但時間久了、孩子長大了,可能會越來越反感
依照自己前兩胎的經驗,加上第三胎的實驗過後,我覺得尊重孩子的想法,接納、聆聽、陪伴,會是面對幼兒叛逆期,較長遠且可行的作法哦~
面對難以招架的 #幼兒叛逆期,父母真的需要花更多的耐心來好好陪伴他們喲❤️
13歲 叛逆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
小豬寶🐷兩年前~哇!好懷念嫩嬰時期喔~
(現在已經是2歲不要不要叛逆期😅)
(好快要上幼幼班了~趕快交女朋友吧✌️)
(歡迎分享療癒嫩嬰照,要來相親也可以喔)
13歲 叛逆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
「生幾胎好?」
在阿福住院那幾天,難得有機會只要好好專心照顧一個孩子,阿福難得當上一回獨生子,享受媽媽的專寵與陪玩。
生活中沒有一拖拉庫的兄弟爭吵事件需要調解,不用處理孩子上課學習各式問題,不用在煮飯跟顧孩子間忙得團團轉,不用在顧A時還要分出心思理會跑來要你注意的B、以及安撫同時正在哭鬧或搞破壞的C…讓我那幾天不僅耐心特別足,”大部分”時間情緒也都很平穩(笑)。可以全心好好陪伴一個孩子,這感覺真好~
除了老大以外,我懷老二老三基本都算是意外,在這個鼓勵生育卻還是不敢多生的年代,生到第三胎應該是很多家庭的上限了,很多人常問我勸生否?
因為我自己生第一胎已經33歲,生到老三已經快39歲,差不多也該封肚了。看到很多生三胎以上甚至四五胎的媽媽,不難發現大部分都是在30歲前就生下第一胎,很多甚至是20初頭就結婚生子,想想那個年紀的自己正忙著讀書拚工作,怎麼也不可能在二字頭的年紀就結婚…
但老實講,要生幾個小孩,除了經濟考量,時間跟精力也占了非常重要因素,就算我是億萬富豪,我只有一個人一雙手,我一天也只有24小時(請別人照顧的不算嘿),能做到的陪伴當然也有限。
如果孩子都是學齡前還好,一起玩中學比較好安排,等要孩子再大點陸續上學後,要看三個人課業、可能有不同才藝班要接送,甚至出門時三個小孩有不同意見(想去的地方不同、想吃的餐廳不一樣),當每個人都需要媽媽陪伴時,如何公平分配也需要智慧,還有當小孩生病時呢?
#心態上的轉變
生一個也好二個也好,孩子多了以後,我想更多的是態度心境上有所轉變了。
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,總想著要努力賺錢要把最好的給他,對於栽培花費也不手軟,那時候帶孩子體驗了各式各樣的課程。到二寶出生後,生活教養上大部分還不至於顧此失彼,但再到有了第三個孩子之後,更能體悟,孩子的好並不是只靠栽培只看成績表現,有些孩子從小就是聰明伶俐有些孩子就是大雞晚啼,難道手足間也要這樣比?
現在反倒覺得陪伴的質量很重要,當然也是因為不只一個孩子,#既有資源不變下只能把資源重新分配。不會再想著以後一定得要留錢留房子給孩子們,反而應該要好好陪伴孩子成長過程,#因為和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。
那到底生幾胎好? 我想分享的是:
1. 生越多肯定越帶越順手越輕鬆,因為父母已有了經驗了,有時候大的小孩還可以幫忙看顧弟妹。
2. 但不要忽略中間的小孩。不得不說對老大的重視一定比較多,因為很多”為人父母的第一次”都是老大帶給我們的,而最小的孩子自然也會得到較多關注,誰叫哥哥們進入可怕叛逆期時,屁顛的小小孩更顯得特別可愛。
3. 真的很多時候會面臨無法同時滿足每個小孩的需求,需要不斷提醒自己,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,都需要被關注。我也會固定安排每個孩子跟媽媽單獨約會的日子,到現在他們都還是很期待跟媽媽約會的那天。
生不生小孩、要生幾個小孩,當然都是每個家庭自己的評估與選擇。我們生孩子是為了讓生活更幸福,而不是要讓生活更混亂。我們生孩子是為了愛他,他而不是讓他來這世上遭受不幸,即使沒有太多資源給孩子,如果可以給他們一個幸福健康的童年以及互相陪伴成長的手足,總歸也是不錯。
但是所謂的手足之情,不光只是手足之間友愛相處這樣單純,而是父母能不能做到一碗水”端平“,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。 我想這才是每個多胎家庭,都要面對的難題。所以回過頭來,不管要生幾胎都不是問題,家庭教育才是為人父母的另一個重要課題。
13歲 叛逆期 在 13岁孩子进入叛逆期,媳妇被气哭委屈得很 -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
![影片讀取中](/images/youtube.png)
丽君de小世界优质vlog领域创作者分享小县城与农村生活日常每日一更. ... <看更多>
13歲 叛逆期 在 超崩潰!兒子2歲半叛逆期尖叫大哭⋯該怎麼辦?! -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
我們跟許多父母一樣~ 我們正在經歷孩子2歲半的第一個 叛逆期 ! 這個時期的孩子! ... 兒子急診檢查竟查無原因?! Apr 10, 2023 · 32K views. 13 :51 ... ... <看更多>
13歲 叛逆期 在 看板Gossiping - [問卦] 4X歲結婚還會想生孩子嗎? 的推薦與評價